- 注册时间
- 2011-5-10
- 最后登录
- 2011-5-1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207
- 精华
- 0
- 帖子
- 88
- 积分
- 207
- 帖子
- 88
|
修旧如初
人大议案重修天后宫新建青岛民俗博物馆
“文革”期间,天后宫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庙宇建筑及民俗庙会活动都纷纷开始恢复,并与旅游结合,带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之一民俗庙会活动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也日益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极大关注。
天后宫是青岛市区内唯一的一座庙宇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建筑,作为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天后宫今后将如何保护,以及今后它如何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等问题,引起了青岛部分人大代表的关注。
1996年3月26日,“关于尽快维修并合理利用天后宫”的人大议案通过以后,遵照文物“修旧如初”的原则,青岛市政府拨巨款重新修复天后宫,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天后宫的重修建筑工程于1997年1月正式开始,1997年12月,天后宫修复工程土建竣工。”现任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的姜锋在1998年4月,从青岛市博物馆调入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工作。至此,姜锋已在民俗博物馆工作了十年之久,亲眼目睹了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1998年12月26日,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经过3年的筹建,正式对社会开放。展览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复原陈列(重塑神像),如正殿供奉的“天后”、督财府供奉的“文武财神”以及龙王殿供奉的“东海龙王”等展览,以塑像及壁画形式突出再现其文化内涵。二是民俗文化陈列,如“天后文化陈列”、“周戈庄祭海风俗展”、“中国民间工艺品展”、“民间玩具展”、“民间生活用具展”、“民俗摄影展”等展览,主要以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图文并茂再现青岛地区的民风民俗。”姜锋介绍说。
每到旅游旺季,很多来青岛旅游的中国台湾同胞还会到天后宫敬香,充分地反映台湾文化同大陆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青岛天后宫历经五百余年风雨淘洗而幸存至今,弥足珍贵,堪称青岛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当站在青岛建置120年的节点上,再度审视青岛天后宫,除了古楼与古木和关于妈祖信仰的历史传说,完全有必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开阔的文化背景上去看待。在人文与自然的协调、东方与西方的辉映、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中,天后宫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链接 青岛天后宫大事年表
1、明成化年间,青岛村胡姓乡绅捐施土地建成天后殿、龙王殿、财神殿各三间,供奉妈祖、财神、龙王等神祗。(据《太清宫志》)
2、德占青岛时期,天后宫险些被拆除。“德人议移天后宫,胡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据《胶澳志·人物志·乡贤》)
3、五百多年里,天后宫前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特别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两次较大规模的修扩,成为规模较大的建筑群。
4、“文革”期间,天后宫也遭破坏。
5、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6、民俗博物馆自2000年起,每年的除夕夜都邀请市有关领导及市民在天后宫举行盛大的“除夕夜撞钟仪式”,撞钟十二响给全市人民拜年。
青岛历史上的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门内还立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其实,古代青岛沿海各个贸易口岸所建的天后宫有10多处,基本上都是明清两朝先后建立的。目前青岛仍保留的天后宫有青岛天后宫、即墨金口天后宫、崂山沙子口天后宫。
明代,即墨开了三个海港口岸,即青岛口、女姑口、金口,三座口岸均建有天后宫。金口天后宫规模之大,建筑之精美在山东沿海的几十个天后宫中属第一。现金口天后宫保存很好,位于即墨市东北端金口镇金口村。
除此之外,沙子口、沧口、胶州塔埠头也都建有天后宫。沙子口天后宫的部分建筑物今天犹在。沧口天后宫则难觅原貌。随着青岛大、小港开港,塔埠头港废止,塔埠头天后宫也荒废了。
|
|